“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多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宁夏作为欠发达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任务艰巨,需要学习运用这一经验,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按照年度协商计划安排,今年3月至4月,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雍,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马秀珍、许宁、杨淑丽分别带队,深入全区五市13个县(区)39个行政村开展三级政协联动调研,从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治理水平三个方面了解情况,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6月27日,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协商议政,常委们与专家学者、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紧扣议题建言献策,为助推我区乡村全面振兴再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思筑基 深入一线求破题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目标任务。自治区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安排部署,今年,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作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议题,组织开展协商建言。
按照“不学习就不调研”的工作要求,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在调研前收集相关学习资料印发给委员,帮助委员精准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持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3月20日,自治区政协召开调研协商启动会,会后还开展调研培训会,邀请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刘七军作专题辅导,为后续协商建言筑牢理论基础。
带着问题去调研,带着思考谋对策。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由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教科卫体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分3个调研组赴全区五市,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在农村生产一线为基层农业工作把脉问诊。
第一调研组围绕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深入基层调研,力求摸清产业发展现状,找准问题关键。西吉县小单养殖家庭农场于2023年成立,2024年已向广东、云南、四川等地出栏2500头肉牛,不仅打开了销路,还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在这里,委员们由点及面,深入了解西吉县肉牛产业整体发展态势,围绕如何实现从传统的卖肉牛向高附加值的卖牛肉转变进行讨论交流,为品牌建设、突破技术瓶颈等积极建言献策。
第二调研组抵达贺兰县南梁台子隆源村时,便被清新怡人的乡村气息所吸引。近年来,该村广泛凝聚人居环境整治合力,提升村庄颜值,增添幸福底色,积极开展“垃圾不落地”试点,推行“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的管理模式获得调研组点赞。委员们与村民、村干部深入交流,就如何进一步优化积分兑换机制、完善长效管理模式提出意见建议。
“千万工程”并非千村一面,如何走出独具特色的富民强村之路?带着这样的思考,第三调研组来到惠农区庙台乡东永固村寻找答案。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健介绍,东永固村学习浙江省鲁家村先进经验,走出了“枸杞产业+乡村旅游”新路子。委员们围绕如何延长枸杞产业链、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强化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见解,助力东永固村进一步夯实“共富”产业根基。
政协委员以脚步丈量土地,以建言服务大局,为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持续助力。针对调研对象覆盖农村、企业、涉农部门等多元主体,各调研组综合运用实地走访、座谈访谈、案例剖析等方式,既与乡镇干部、村民代表面对面交流,收集产业发展堵点、环境整治难点等一手资料,又与地方政府联动,跟踪乡村振兴政策落实情况,切实将委员智慧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动能。
研以致用 云端聚力献良策
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精准锚定宁夏乡村振兴发力点,自治区政协通过专家团队集智、网络议政聚力的方式,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自治区政协同步开启网络议政“云平台”,打破时空界限汇聚委员智慧。自治区政协委员马莉焘聚焦产业提质给出“驱动策略”:强化数字赋能,对标“浙农码”实现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以优质农产品精准占领市场;自治区政协委员闫国强认为乡村治理工作关键在人,建议发挥村网格员、公益岗位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兼顾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工作;自治区政协委员王强着眼城乡融合,呼吁促进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推动农村人口有序流动、产业有序集聚……围绕产业升级、城乡融合、乡村治理等核心议题,委员们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一个个“金点子”在云端汇聚。
5月26日,自治区政协召开专家协商会,特邀专家、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市县(区)政协委员齐聚一堂,从专业视角为专题协商提供建设性方案。
针对学习农村改厕案例实践经验,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周玉婷仔细研究了重庆市巫山县的创新做法。她认为,该案例对宁夏的启示在于要优化项目意见征集机制,结合农民意愿和村民自治决定项目建不建、怎么建;优化农民参与项目实施机制,赋予农民满意度指标一定考核权重。
“梳理全区村庄实际情况,聚焦‘地理标志产品’‘乡土文化IP’等优势内容,将其转化为推动产业融合、孕育新业态、牵引乡村发展的优势。”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徐哲以深耕乡村振兴“在地性”“联动性”“共享性”提出建议,希望强化企业联动,引导鼓励国有企业、龙头企业、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发挥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带动乡村发展。
为了提升建言“适配度”,自治区政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邀请北方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和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的教授、博士及研究生深度参与协商。专家们从经济学等多维度剖析宁夏乡村发展现状,于6月完成《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推进宁夏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课题研究报告》,系统梳理“千万工程”经验与宁夏实践的适配性,科学评估乡村振兴进展水平,为后续协商建言筑牢专业根基。
基于实地调研、专家论证与网络议政成果,各调研组围绕分专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自治区政协认真梳理调研成果,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建议,多次与自治区有关部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沟通情况,形成协商报告初稿。在完善协商报告过程中,自治区政协坚持“开门纳谏”,广泛征求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7个职能部门和27个市、县(区)政协意见,吸收参加调研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出的73条意见建议,反复斟酌形成征求意见稿,并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全面修改完善后提交自治区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
集思广益 务实建言提振信心
协商议事谋发展,建言献策助振兴。
6月27日,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议题协商议政。为增强协商参与的广泛性,本次会议在协商方式上积极创新,首次邀请基层农民代表列席常委会。
会上,11位自治区政协常委作大会发言,自治区政协常委、委员们分为4个专题5个小组深入讨论,34名常委提出101条意见建议,相关厅局部门同志与大家现场互动交流,基层农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结合实际为我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建言献策。
西吉县将台堡镇火集村党支部书记火彦红说,村里水浇地多,种植冷凉蔬菜具有一定的优势,村“两委”探索出土地联产、农户单干、产品联销的联农带农生产模式,产业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种植”转变,现在村民日子越来越红火。希望加大对冷凉蔬菜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农田水利设施升级、冷链仓储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补贴,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作为农业一线工作者,我深知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红寺堡区政协委员符正勇希望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引导涉农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发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广“村集体+农户+企业”机制,让农民多渠道增收。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在第一专题讨论交流中,自治区政协常委王波说:“应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新机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联合体,走粮—经—饲—种—养相结合的产业联动模式,依托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等联农带农工作模式。”
乡村规划关乎长远发展。自治区政协常委金忠杰在参加第二专题讨论交流时提到,根据自然资源、空间形态、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地域文化等实际情况,因村制宜做好行政村的规划布局,以宅基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有序合并空心村,着力盘活农村闲置低效资源。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参与第三专题讨论交流的常委们聚焦乡村治理现代化纷纷提出建议。自治区政协常委沈天君说,希望我区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村干部投身乡村建设的热情;强化“一事一议”制度,让群众深度参与环境整治决策、施工、评价全过程;鼓励成立农村环境整治服务组织,支持村集体承接建设管护工作,构建专业社会化管护机制。
“近年来,宁夏在多地开展农村产权交易改革试点,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第四专题讨论交流中,自治区政协常委魏爱群聚焦强化要素保障提出建议。他认为,应设立自治区级交易中心,构建规范、开放、高效的市场体系,推动交易制度化、信息化。
……
一条条务实建议直指乡村振兴关键环节,一次次热烈讨论凝聚起高质量发展共识。随着会议进程推进,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的协商成果逐渐清晰:学习运用方法要领,加速经验落地转化;转化运用创新理念,打造特色发展引擎;探索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广运用共建机制,健全多元协同共享体系;实践运用要素保障方式,夯实样板区建设基础……
从春日乡间的深入调研,到盛夏会场的热烈协商,这场历时数月,覆盖多市、县(区)的三级联动调研,既是对“千万工程”经验的躬身践行,更是对宁夏乡村振兴路径的深度探索。随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协商报告》审议完善,一条条凝聚着委员智慧和基层心声的建议,正转化为推动宁夏乡村全面振兴的“路线图”。自治区政协将持续跟踪协商成果落地,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千万工程”经验在塞上大地开花结果,为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注入源源不断的政协力量。(记者 李 莹)